找到相关内容1223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菩萨为何而行惠施

    菩萨为何而行惠施  众所周知:初发菩提心菩萨须修行『波罗蜜』,方能成就佛道。何谓『波罗蜜』?即施波罗蜜、戒波罗蜜、忍波罗蜜、精进波罗蜜、禅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,此波罗蜜可使学佛修道者,从生死苦恼此岸度到涅盘安乐彼岸之法门。所谓『布施波罗蜜』,乃指菩萨修布施行,能以种种钱财物质,乃至自己最宝贵之生命、头目、脑髓,皆可施予一切众生,满足众生之愿求。至於菩萨为何而行惠施?兹依《大宝积经》所开示,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054414.html
  • 供养的意义及种类

    付,这也是佛子对有情的供养。  在《法华经》中讲到菩萨和诸天等以花、香、缨络、抹香、涂香、烧香、缯盖、幢幡、衣服、伎乐十种供品供养如来;在密教行者修法以种供养为主(种供养——波罗蜜),此外还分内...供养也代表波罗蜜行。波罗蜜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对于佛子可谓耳熟能详。  瑜伽——代表布施,瑜伽在梵文意思为无浊清净。我们的机体70%由水分子构成,故曰 “水为养命之源”诚不为过。...

    释真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0457533.html
  • 菩萨乘及

    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,同时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觉悟,立志成佛为目标。(如简要的说: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,自觉,觉他,上求佛果,下化众生。)  菩萨所修的法门:是波罗蜜,又称度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  在大乘菩萨修万行中,度是其中主要修习的法门,度的原名是‘波罗蜜’。波罗蜜是梵语,华译是‘到彼岸’;因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,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,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。因此,波罗蜜亦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486069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释义三

    波罗蜜,就得无上菩提的功德了。若无前五波罗蜜之功德,只是单独有般若波罗蜜,那么,这个修行人的福德不够,他只是有多少智能,只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。大菩萨,是波罗蜜共同修行,以波罗蜜去救护众生,他修福亦修智慧,所以,他的波罗蜜功德都是具足的。若无前五波罗蜜,这个人一定是没有慈悲心,他不去救护众生,他只是自己静坐修般若智慧,这个人没有慈悲心,就变成小乘,他一定是阿罗汉。所以,单独说般若,无前五波罗蜜,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4781524.html
  • 潘宗光教授应邀在真际禅林作佛学演讲

    空”、“因缘因果”、“四谛”等基本理念,以及如何修行“波罗蜜”等作了生动具体、深入浅出的讲演。令与会者受益良多,法喜充满。 最后,上净下慧老和尚代表河北省佛教协会、柏林禅寺、真际禅林对潘宗光教授的...

    明舫

    |潘宗光|真际禅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7/155810497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为何说‘是人弘道,非道能弘’,意义何在?

    ,而求涅槃之果。菩萨以三十七道品、波罗蜜为道,而求佛果。   此外,惑、业、苦,称为三道;惑为业之通路,业为苦之通路,苦为惑之通路,三者如轮,循环不止。   又有所谓三恶道、五道、道,即是依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21012930.html
  • 殊胜——精进波罗蜜多的特征

    执著精进的行动,才有善巧方便殊胜。   五、回向殊胜:精进的善根都回向大菩提。   、清净殊胜:灭除二障。   “种殊胜”是说波罗蜜多的特征。精进不等于精进度,因为若无殊胜,最多只是精进,而不是精进度。   《大智度论》中以问答显示波罗蜜多的特征:   问:对任何善法精勤,都应称为精进波罗蜜多,为何只有菩萨的精进称为波罗蜜多?   答:波罗蜜多是&ldquo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精进|波罗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7041126514.html
  • 佛教教义。又译事究竟、到彼岸、度无极,简译为度;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、播罗弭多;梵汉并译波罗蜜(多)。度即渡之意。《大乘义音》卷十二:“波罗蜜者,是外国语,此翻为度,亦名到彼岸。”谓菩萨乘此度船筏之法,既能自度,又能度一切众生,从生死大海之此岸,度到涅槃究竟之彼岸。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义。1、施度(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):总有财施、法施和无畏施三种。谓菩萨由修布施,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3343210.html
  • 披离无明 成就法身

    智慧无由开显犹如金埋深土,颠倒生死随无明流转罪业不断,尘翳日重,一切本能不得开发,如来藏尘封埋没,于三恶趣中轮转不息。今幸得人身,当深入三藏,汲取真如智慧,以此智慧剑披离无明,不断修行四无量行,波罗蜜...

    释真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5557636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16]:僻教戒

    弟子谓内众,外道恶人是外众,亲善知识通内外,如是若内若外,一切亲友,应当一一教彼受持大乘经律,开解经中第一义谛之理,使发菩提心。 十发趣心、十长养心、十金刚心,于三十心中,一一解其次第法用。 菩提心中具三义: 1、十发趣心——空一切空,一切法入心内都是空,属空观。 2、十长养心——从心内流出一切法,无论是念佛、布施、禅定等波罗蜜,都是如幻如化,属假观。 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3571590592.html